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班简介

时间:2019/5/12 22:08:06   来源:北京理工大学国际班

北京理工大学

 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,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,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,首批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和“985工程”,首批进入“世界一流大学”建设高校A类行列。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,李富春、徐特立、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。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,全体师生员工正对标国家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,全力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。

  1949年,学校迁入北京;1952年,学校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,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;1988年,学校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。学校现设有18个专业学院、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、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、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,工程、材料科学、化学、物理、数学、计算机科学、社会科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%,其中工程学科进入前1‰。近年来,学校结合传统优势和长期发展需要,重点建设“5+3”个学科群——“高效毁伤及防护”学科群、“新材料科学与技术”学科群、“复杂系统感知与控制”学科群、“运载装备与制造”学科群、“信息科学与技术”学科群和“特色理科”学科群、“医工融合”学科群、“军民融合与创新发展”学科群,形成“优势工科引领带动、特色理科融合推动、精品文科辅助联动、前沿交叉创新互动”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。学校现有教职工3400余名,汇聚了26名两院院士、47名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教授、40名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”获得者、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、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、10个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创新团队;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、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、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。

北京理工大学3+2留学项目

 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,培养国内急需的技能型人才,促进中英两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,在中英两国政府的支持下,北京理工大学开展了英国高等教育项目即3+2多国留学国际本硕连读项目,交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具体承办。3+2项目是英国高等院校普遍接受的阶段性学历教育,具有高质量的课程体系、先进的教学理念、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色,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及好评。近年来,学校积极拓展学生升学范围,3+2项目已与13个国家110余所大学建立了升学通道。即学生在北京理工大学学习3年后,可以选择110多所大学继续学习,最短1年即可获得国内外认可的本科学士学位并可直读1年制硕士课程。教育部对留学归国学生所获学位根据相关条例给予认证。北京市政府将根据2009年5月颁布的《北京市促进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》对留学归国学生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和安置工作。

  该项目在中国历时17年,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平台,培养了万名国内外企业急需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,受到了学生家长、国外合作院校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和一致好评,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。

项目优势

>> 权威师资 专家外教

由北京理工大学精英教师、国外院校专家教授组成的师资团队确保了优质的教学质量。授课过程中采取有别于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互动式教学,使用英国原版教材,执行英国的教学大纲,在授课中引进国外大学任课教师,引入了英国文化、美国文化等教学内容,不仅使学生能尽快地提高英语水平,适应国外的教学方法,而且使其更多的了解国外社会,以便出国后更快的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

>> 顶尖专业 学贯中西

项目所开设的专业涉及通信、经济、金融等领域,均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强势专业。此外,项目的专家教研团队结合十多年的国际项目教学经验,基于国际化课程的教育理念,严格执行国外先进的教学考核标准,研发出EBC(Easy Bridge Course)课程体系,将西方教学大纲和北京理工大学的特色教学结合起来,从而达到由双语教学向纯英语教学环境良好过渡的教学目标。

>> 科学规划 育人为本

“3+2”学制既避免了刚刚高中毕业的“小留学生”直接出国要面临的种种困难,如:年龄较小自觉性不够、自理能力较弱、难以适应陌生的国外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模式等问题,也避免了因国内外发展速度不同,学生在国外生活时间过长导致回国后无法适应职场生活、不了解市场现状等弊端。

>> 学费规范 节约支出

“3+2”的学制安排不但质量有保障而且收费合理,为学生和家长节省了3年昂贵的留学费用。以目前汇率计算,留学英国一年全部花费(含中等城市生活费)约为25万元人民币。因此,学生完成“3+2”本硕连读项目,总共花费约为75万元人民币左右,而直接在国外攻读本科及硕士则需花费100万元以上。